形狀特征
瓶梗:
   瓶梗一般為安瓿形,小大為3.8-7.6×3.0-4.0μm,突然變細成為直徑1μm長2μm的頸部,3-5個在分生孢子梗頂部分枝上形成假渦狀排列,或者對生,或者以不規(guī)則間距散生于分枝或分生孢子梗側面;不育延伸物頂端的瓶梗細長,長度可達24μm,其下方瓶梗大多細長,但也有的為燒瓶形。尖端產(chǎn)生瓶梗的細胞短圓柱形,或者有時單生,出生角度一般為直角,但是通常稍微向主軸尖端方向彎曲,基部分枝較長,也和主軸一樣再次分枝,向頂端部位的分枝較短;尖端產(chǎn)生瓶梗的細胞短圓柱形,有時稍有膨大,大小為4.8-8.2×2.8-4.8μm。
 
( Bissett et al.,2003)
 
分生孢子梗:
   分生孢子梗在培養(yǎng)基表面從粗糙菌絲(直徑4.5-7.0μm)上以不規(guī)則間距產(chǎn)生;主軸較粗,一般彎曲,在基部寬度為4.0-5.5μm,逐漸變細,在不育延伸物下面寬度為3.5-4.2μm;初次分枝一般對生,有時3個排列為輪狀,或者有時單生,出生角度一般為直角,但是通常稍微向主軸尖端方向彎曲,基部分枝較長,也和主軸一樣再次分枝,向頂端部位的分枝較短;分生孢子梗一般具有短細的波形不育延伸物,長度多數(shù)為40-90μm,僅靠可育部分的寬度為3.2-4.2μm,向頂端逐漸變細,頂部尖銳,在緊靠可育部分通常分枝一次或者兩次,靠近頂部部分可育,具有一小簇瓶梗,有時最尖端只有一個細長瓶梗,通常在不育部分融合;分生孢子梗開始為彌散狀,為短的分枝,著生在未分化的氣生菌絲上,產(chǎn)孢也呈彌散狀。
( Bissett et al.,2003)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亞球形至短圓柱形,大小為2.4-4.5×2.0-2.5μm,平均為2.8-2.3μm,兩端鈍圓,光滑,壁薄,單個時為亮綠色,成團時為黑綠色。菌絲寬度一般為0.4-4.5μm,但基內菌絲寬度可達12μm,壁薄。厚垣孢子少,產(chǎn)生于基內菌絲,氣生菌絲上沒有厚垣孢子產(chǎn)生,多數(shù)端生,單個,亞球形,直徑為3.5-7.5μm。
( Bissett et al.,2003)
 
 
 
 
返回頂端
培養(yǎng)性狀
    在CM0014 培養(yǎng)基上,菌落為絨毛狀或者氈狀,尤其是在菌落邊緣部位,灰白色;分生孢子梗開始為彌散狀,為短的分枝,著生在未分化的氣生菌絲上,產(chǎn)孢也呈彌散狀;菌落滲出物較多,在氣生菌絲上形成小的無色液滴,反面明顯著色呈灰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