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肺炎鏈球菌 屬名 Streptococcus
種名或亞種名 pneumoniae 其他保藏單位編號 CMCC 31001
來源歷史 蘇聯國家檢定所 收藏時間 2005-08-05
原始編號 G2314 原產國 蘇聯
標記信息
模式菌株 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 分類;研究;教學
基本特征特性描述信息
特征特性 革蘭陽性,呈矛頭狀,成雙或鏈狀排列,有莢膜;在痰標本中大多數成雙排列。在5%~10%二氧化碳環(huán)境中生長好。在血瓊脂平板上形成細小、中央呈臍窩狀、表面光滑、灰色、扁平、直徑0.5~1.5mm的菌落,周圍有草綠色溶血環(huán);部分菌株形成粘液型菌落。觸酶試驗陰性;分解葡萄糖
具體用途 致病菌芯片研發(fā)
生物安全等級 三類
寄主中文名稱
致病對象 人畜共患
致病名稱 一般不致病,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可引起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還可引起化膿性腦膜炎、中耳炎、鼻竇眼、腦膿腫及菌血癥和心內膜炎等。 傳播途徑與感染方式
分離基物
采集地區(qū) 培養(yǎng)基編號 0109(血平板)
培養(yǎng)溫度 37℃
其他信息
隸屬單位名稱 武漢大學
資源保藏類型 培養(yǎng)物
保存方法 -80℃冰箱凍結法
實物狀態(tài) 有實物
共享方式
共享方式 知識產權性交易共享;資源交換性共享
提供形式 凍干物
細菌基本信息
學名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分離人
分離時間 鑒定人
鑒定人所在單位 模式菌株 非模式菌株
采集地生境 分類地位 Firmicutes; Bacilli; Lactobacillales; Streptococcaceae
細菌特征特性信息
形狀,大小,排列 運動性,鞭毛
芽孢,夾膜 革蘭氏染色反應
細胞內含物及儲存物 繁殖方式
抗酸染色 其他形態(tài)特征
菌落形態(tài),大小,質地,顏色等 液體培養(yǎng)情況
半固體瓊脂培養(yǎng)基中的穿刺生長情況
明膠穿刺培養(yǎng)情況 熒光色素的產生情況
其他培養(yǎng)特征 營養(yǎng)類型
氧的需求,對光照的需求 對溫度,PH的需求及耐受性
對鹽的耐受性 對生長因子及其他營養(yǎng)的需求
利用各種碳源,氮源及其他化合物的能力 各種代謝反應:糖,醇的發(fā)酵,牛奶反應等
各種酶的反應:接觸酶,氧化酶 對抗生素的敏感性
固氮能力 免疫特征
血清反應 其他生理生化特征
細胞化學成分特性
細胞脂肪酸 醌
枝菌酸 細胞壁氨基酸
細胞壁糖型 磷酸類脂
基因型信息
DNA堿基組成(G+C mol%): 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注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