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微生物菌種>
國內(nèi)微生物菌種資源>
皮膚皮狀新絲孢酵母中文名稱:皮膚皮狀新絲孢酵母
拉丁名稱:Cutaneotrichosporon dermatis
模式菌株: 否
來源歷史:←甘肅省科學(xué)院生物研究所(52010)
收藏時間:2008/11/21
原始編號:FA3
原產(chǎn)國:前蘇聯(lián)
特征特性:在麥芽汁液體中生長,有菌膜,菌膜暗,奶油色,皺狀;劃線培養(yǎng)物淺黃色到深奶油色,凸起,鵝絨狀,暗,濕潤,邊緣有菌絲,不發(fā)酵糖,同化葡萄糖、乳糖、乙醇,不同化硝酸鉀,在50%(W/W) 的葡萄糖酵母膏瓊脂上不生長。
參考用途:發(fā)酵水解液廢液,飼料酵母
生物危害程度:四類
致病對象:無
培養(yǎng)條件
培養(yǎng)基:0077 麥芽汁瓊脂(Malt Extract Agar)
5°Bé麥芽汁 1000.0 mL
瓊脂 15.0 g
麥芽汁制備:大麥芽若干,粉碎后,加入4倍于麥芽重量的水,攪拌均勻,在55℃~60℃保溫箱中糖化4 h,取出過濾,得麥芽汁,測量此麥芽汁的體積和濃度(波美度Bé)后,分裝于已滅菌的三角瓶中。121℃,滅菌15 min后備用。以上成分121℃,滅菌15 min。液體培養(yǎng)基不加瓊脂。推薦使用成品MEA培養(yǎng)基。
培養(yǎng)溫度:25 ~28 ℃
需氧類型:好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