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C0006000003255
中文名稱:副豬嗜血桿菌
菌種保藏編號:CVCC 3361
特征特性: 多形態(tài)、非溶血性、不運動、NAD依賴型的G-細小桿菌,從單個的球狀菌到長的、細長的、以致絲狀的菌體,多為短桿菌。無芽孢、無鞭毛,新分離的致病菌株有夾膜-需氧或兼性厭氧-化能異養(yǎng)菌-最適生長溫度37,PH7.6-7.8,CO25%~10% CO2可促生長。本菌的生化反應較弱,對糖類發(fā)酵多不穩(wěn)定。能發(fā)酵葡萄糖和蔗糖,觸酶反應為陽性,氧化酶反應為陰性。
屬名:
種名加詞:parasuis
資源歸類編碼:
其他藏中心編號:無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來源歷史 ←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
主要用途:研究 教學 檢驗 收藏時間
生物危害程度:三類 原始編號:無 培養(yǎng)基編號:183 原產(chǎn)國
培養(yǎng)溫度:
具體用途 用于科研
寄住名稱 豬
致病對象 動物
資源保藏類型:培養(yǎng)物
致病名稱 多發(fā)性漿膜炎
保存方法: 真空冷凍干燥法 傳播途徑 空氣傳播,接觸傳播 實物狀態(tài):有實物
分離基物 病料
共享方式: 公益性共享
采集地 中國北京
提供形式:凍干物 基因元器件 獲取途徑:其它
記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