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微生物菌種>
國內(nèi)微生物菌種資源>
廣西高溫放線菌中文名稱:廣西高溫放線菌
拉丁名稱:Thermoactinomyces guangxiensis
其它保藏中心編號(hào):=CGMCC 4.7156 =ATCC BAA-2630
來源歷史:←CGMCC
收藏時(shí)間:2016/12/27
原始編號(hào):CD-1
原產(chǎn)國:中國
資源歸類編碼:15131500000
模式菌株: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分類;研究
特征特性:好氧,呈絲狀,不產(chǎn)色素,氣生菌絲呈白色,基內(nèi)菌絲呈淺黃色,孢子梗上著生單個(gè)內(nèi)生孢子,孢子表面光滑,最適生長(zhǎng)溫度45℃-50℃,最適pH 7.0-9.0,可以水解次黃嘌呤、酪蛋白和淀粉,不能水解L-酪氨酸、腺嘌呤、鳥嘌呤、七葉苷、木聚糖和黃嘌呤。過氧化氫酶、明膠液化和牛奶胨化實(shí)驗(yàn)陽性。H2S產(chǎn)生、氧化酶、黑色素產(chǎn)生和硝酸鹽還原實(shí)驗(yàn)陰性??梢运馔聹?0、40、60和80,可以使用蔗糖、D-果糖、D-葡萄糖、D-半乳糖、L-鼠李糖、棉籽糖、D-山梨醇、麥芽糖、乙酸鈉、丙酸鈉和檸檬酸鈉作為單一碳源,可以利用脯氨酸、L-酪氨酸、次黃嘌呤、D-蘇氨酸、D-組氨酸、L-絲氨酸和蛋氨酸作為唯一氮源。胞壁氨基酸為meso-DAP,全細(xì)胞糖為核糖和葡萄糖,極性脂為雙磷脂酰甘油(DPG)、磷脂酰甘油(PG)主要醌型為MK-7, 主要脂肪酸為 iso-C15:0、C16:0、 anteiso-C15:0、 iso-C17:0 和iso-C16:0。 DNA G+C 含量為 48.8 mol%。GenBank基因序列接收號(hào):KJ027602。
生物危害程度:四類
培養(yǎng)基編號(hào):CM0847
培養(yǎng)基名稱:胰蛋白胨大豆瓊脂(TSA)(CAIQ0701)
培養(yǎng)基成分:胰蛋白胨 15.0g,大豆胨 5.0g,氯化鈉 5.0g,瓊脂 13.0 g,蒸餾水 1.0L,pH7.3±0.2。
培養(yǎng)溫度:45℃
需氧類型:好氧
分離基物:蘑菇堆肥
采集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保存方法:液氮超低溫凍結(jié)法;-80℃冰箱凍結(jié)法;真空冷凍干燥法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資源純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資源交換性共享
提供形式:凍干物
參考文獻(xiàn):Hao Wu, Bin Liu and Shangli Pan. Thermoactinomyces guangxiensis sp. nov., a thermophilic actinomycete isolated from mushroom compo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2015,65:2859-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