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是起源于10日齡的ELL-0雞蛋的雞細胞株,自發(fā)永生化。分離原代雞胚成纖維細胞并在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傳代直到衰老;在衰老過程中離心以保持細胞培養(yǎng)在30%到60%滿;不衰老的克隆進行鑒定并傳代不少于30次。在軟瓊脂上沒有觀察到克隆增殖,說明這些細胞是永生化而沒有轉化。該細胞可作為病毒增殖、重組蛋白表達和重組病毒生產的基質。
二、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細胞培養(yǎng)操作規(guī)程
1、培養(yǎng)基及培養(yǎng)凍存條件準備:
1)準備DMEM(NaHCO3 1.5g/L)培養(yǎng)基;優(yōu)質胎牛血清,10%;雙抗1%;細胞凍存后復蘇存活率只有50%左右,建議加大凍存密度。
2)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培養(yǎng)條件:氣相:空氣,95%;二氧化碳,5%。溫度:39℃,培養(yǎng)箱濕度為70%-80%。
3)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凍存液:90%血清,10%DMSO,現用現配。
2、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細胞處理:
1)復蘇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細胞:將含有1mL細胞懸液的凍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搖晃解凍,離心管加入4mL培養(yǎng)基混合均勻。在800-1000RPM條件下離心4-5分鐘,棄去上清液,補加1-2mL培養(yǎng)基后吹勻。然后將所有細胞懸液加入T25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補加培養(yǎng)基至6ml。
2)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細胞傳代:如果細胞密度達80%-90%,即可進行傳代培養(yǎng)。
1.棄去培養(yǎng)上清,用不含鈣、鎂離子的PBS潤洗細胞1-2次。
2.加1ml消化液(0.25%Trypsin-0.53mM EDTA)于培養(yǎng)瓶中,置于39℃培養(yǎng)箱中消化1-2分鐘,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消化情況,若細胞大部分變圓并脫落,迅速拿回操作臺,輕敲幾下培養(yǎng)瓶后加少量完全培養(yǎng)基終止消化。
3.輕輕打勻后吸出,在1000RPM條件下離心5分鐘,棄去上清液,加1-2mL培養(yǎng)液后吹勻。
4.將細胞懸液按1:2到1:5比例分到新的含6ml培養(yǎng)基的新皿中或者瓶中。
注:第一次傳代推薦傳代比例為1:2,以后傳代比例可根據客戶需要自己決定。
3)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細胞凍存:待細胞生長狀態(tài)良好時,可進行細胞凍存。
1,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細胞凍存時,棄去培養(yǎng)基后,PBS清洗一遍后加入1ml胰酶,細胞變圓脫落后,加入1ml完全培養(yǎng)基終止消化,可使用血球計數板計數。
2,4min 1000rpm離心去掉上清。加1ml血清重懸細胞,根據細胞數量加入血清和DMSO,輕輕混勻,DMSO終濃度為10%,細胞密度1-2xE6/ml,每支凍存管凍存1ml細胞懸液,注意凍存管做好標識。
3,將凍存管置于程序降溫盒中,放入-80度冰箱,至少2個小時以后轉入液氮灌儲存。記錄凍存管位置以便下次拿取。
三、應用
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可以用于雞DF-1細胞中STAT1基因缺失對傳染性法氏囊病毒和新城疫病毒增殖的影響:
以細胞基質生產病毒疫苗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如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非洲綠猴腎細胞(Vero)等常用細胞作為基質在疫苗生產中發(fā)揮巨大作用。然而,由于細胞免疫的原因,很多類型的病毒并不能在這些細胞中擴增,或者擴增效率很低。隨著人們對免疫信號通路相關基因研究的深入,采取基因編輯技術將細胞或動物的內源性免疫基因進行敲除,可從根本上改變細胞免疫性狀,進而優(yōu)化疫苗生產工藝,提高疫苗生產效率。STAT1基因在信號轉導和轉錄激活的關鍵性作用可影響免疫信號通路發(fā)揮作用。
對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中STAT1基因進行敲除,探究STAT1-ko細胞對傳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和新城疫病毒(NDV)病毒增殖的影響。
研究結果如下:
1、通過CRISPR/Cas9技術敲除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中的STAT1基因為了得到STAT1基因穩(wěn)定敲除的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針對STAT1第二外顯子上設計了3個sg RNA打靶位點,將構建好的sg RNA敲除載體共同轉染雞DF-1細胞,通過挑單細胞克隆的方式收集轉染陽性細胞并進行PCR鑒定和測序分析。結果顯示,STAT1基因的打靶位點發(fā)生了堿基片段缺失,造成了編碼閱讀框的移碼突變,說明我們得到了STAT1穩(wěn)定敲除的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為了驗證敲除STAT1基因后對雞DF-1細胞生長速度和細胞形態(tài)的影響,首先,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其次,采用細胞計數繪制兩種細胞的生長曲線;隨后,通過q-PCR檢驗兩種細胞生長與黏附相關基因編輯表達量。結果顯示,與野生型DF-1細胞相比,STAT1-ko細胞生長速度和細胞形態(tài)沒有顯著差異,細胞生長及黏附相關基因的表達量差異不顯著,說明敲除STAT1基因并未對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的生長速度和細胞形態(tài)產生影響。
2、敲除STAT1基因對DF-1細胞感染IBDV的影響本試驗用IBDV感染STAT1基因缺失和野生型兩種細胞,然后對其進行q-PCR和TCID50檢驗,探究敲除STAT1基因對雞DF-1的影響。結果顯示,與野生型DF-1細胞相比,STAT1-ko細胞中STAT1下游的OASL等免疫相關基因表達量顯著降低,IBDV的基因表達量和滴度均顯著提高,說明STAT1-ko細胞對IBDV的敏感性提升,IBDV在細胞內的增殖速度顯著提升。
3、敲除STAT1基因對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感染NDV的影響本研究用NDV感染STAT1基因缺失和野生型兩種細胞,然后對其進行q-PCR和TCID50檢驗,探究敲除STAT1基因對雞DF-1的影響。結果顯示,與野生型DF-1細胞相比,STAT1-ko細胞中STAT1下游的OASL等免疫相關基因和干擾素等免疫基因的表達量均顯著降低,NDV基因的表達量和病毒滴度均顯著提高,說明STAT1-ko細胞對NDV的敏感性提升,NDV在細胞內的增值速度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CRISPR/Cas技術對UMNSAH/DF-1雞胚胎成纖維細胞系中的STAT1基因進行敲除,IBDV和NDV在STAT1缺失雞DF-1細胞增殖速度提高。研究結果為雞STAT1基因后續(xù)研究和雞DF-1細胞的后續(xù)應用提供了重要參考。
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種查詢網提供微生物菌種保藏、測序、購買等服務,是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的服務平臺,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種、菌種,ATCC菌種、細胞、培養(yǎng)基為一體的大型微生物查詢類網站,自設設備及技術的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歡迎廣大客戶來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