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離輻射,如γ射線、X射線和放射性粒子,可以通過破壞DNA而導致癌癥。然而,這種情況是如何發(fā)生的,或有多少腫瘤是由輻射損傷引起的,還沒有人知道。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來自WellcomeTrustSanger研究所的PeterCampbell博士說:“為了查明輻射如何會導致癌癥,我們研究了輻射造成的癌癥與自然發(fā)生的腫瘤的基因組。通過比較DNA序列,我們發(fā)現(xiàn)了兩個輻射損傷的突變標記,它們與癌癥類型無關。然后,我們檢查了有或沒有暴露于輻射的前列腺癌的調查結果,并再次發(fā)現(xiàn)了這兩個相同的標簽。這些突變標簽幫助我們解釋了‘高能量的輻射是如何損傷DNA的’。”該結果也將有助于解釋“輻射如何會導致癌癥”。
Sanger研究所和劍橋大學兒科系的Sam Behjati博士說:“電離輻射可能導致所有類型的突變損傷,但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兩種特定類型的損傷,并了解在DNA上發(fā)生了什么。輻射的簇射可破壞基因組,同時造成大量的傷害。這似乎擊敗了細胞中的DNA修復機制,從而導致我們所看到的DNA損傷。”
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發(fā)表于Stem Cells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揭示,其中一條途徑就是通過“重編程”使得被輻射損傷的干細胞分化為不再能夠長久生存的其他細胞。輻射會使得干細胞喪失它的“干性”。這項研究還證實,當全身遭受輻射時清除輻射損傷干細胞的同一“編程”防衛(wèi)機制導致了血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