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RS瓊脂用于氣單胞菌的分離培養(yǎng)。RS瓊脂中L-賴氨酸提供氨基酸,L-鹽酸鳥氨酸、L-半胱氨酸鹽提供氮源,麥芽糖提供碳源為可發(fā)酵的糖類,硫代硫酸鈉和枸櫞酸鐵銨用于檢測硫化氫的產生,使菌落中心呈黑色,脫氧膽酸鈉抑制革蘭氏陽性菌,氯化鈉維持均衡的滲透壓,酵母提取物提供碳源、氮源、維生素和生長因子,新生霉素可提高抑菌性,溴麝香草酚蘭是指示劑,產酸時培養(yǎng)基由綠色變?yōu)辄S色,瓊脂是凝固劑。

氣單胞菌屬屬于氣單胞菌科,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可從水源、土壤以及人的糞便中分離。本屬細菌有的種可引起人類和動物腸炎、敗血癥等多種疾病。氣單胞菌屬屬于革蘭陰性短桿菌,大小為(1~4)μm×(0.1~1)/μm,菌體兩端鈍圓,單極鞭毛,運動極為活潑(除殺鮭氣單胞菌外)。無芽胞,有窄的莢膜。
氣單胞菌在血瓊脂上形成灰白、光滑、濕潤、凸起直徑約2mm的菌落,多數(shù)菌株有β溶血環(huán),3~5天后菌落呈暗綠色;在腸道選擇培養(yǎng)基上,大多數(shù)菌株形成乳糖不發(fā)酵菌落;在TCBS瓊脂上生長不良;液體培養(yǎng)基中呈均勻混濁。
二、應用
用于斑馬魚腸道菌群協(xié)同競爭關系對嗜水氣單胞菌感染的影響研究:
動物腸道中存在著大量的微生物,在機體生長發(fā)育,營養(yǎng)代謝,免疫疾病等生物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高通量測序和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腸道微生物的研究進入一個更深入的層次。
基因組測序結果表明正常動物腸道攜帶著大量病原微生物,正常情況下并未表現(xiàn)出致病性,但在腸道菌群紊亂時表現(xiàn)出強烈致病性,表明細菌性疾病的的發(fā)生可能依賴于腸道菌群結構組成和菌群之間的相互作用。
氣單胞菌作為一類常見的淡水魚類病原菌,是引起細菌性敗血病主要病因,每年給水產養(yǎng)殖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研究表明,氣單胞菌致病性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而且氣單胞菌引起的敗血癥存在與其他腸道病原菌混合感染的現(xiàn)象,推測氣單胞菌感染依賴與腸道微生物的群落組成以及相互作用。
故本研究選用抗菌藥干擾腸道菌群并結合高通量測序以及網絡分析技術,來研究斑馬魚腸道菌群協(xié)同競爭關系對嗜水氣單胞菌感染的影響,研究結果如下:
1、抗菌藥對斑馬魚腸道菌群組成的影響斑馬魚腸道菌群主要由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厚壁菌門(Firmicutes)、梭桿菌門(Fusobacteria)組成。甲硝唑處理(J組)以及聯(lián)合處理組(L組,甲硝唑、頭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處理)后的2、7天都能顯著改變腸道菌群組成,主要是提高變形菌門比例和降低厚壁菌門以及梭桿菌門的比例,抗菌藥處理后17天,甲硝唑處理以及聯(lián)合處理對斑馬魚腸道菌群組成以及β-多樣性與對照組(Z組)相比無顯著差異。
2、抗菌藥對斑馬魚腸道菌群網絡關系的影響抗菌藥能夠使菌群形成不同的網絡關系,對比對照組,甲硝唑處理和聯(lián)合處理,都增加了網絡圖的節(jié)點數(shù)(Z=329,J=361,L=571)以及連接數(shù)(Z=1123,J=1475,L=2781),使網絡關系變得更復雜。在17天時,甲硝唑處理以及對照組的網絡關系中存在更多的競爭關系(負/正連接數(shù)比,Z=0.21,J=0.32),而聯(lián)合處理組網絡關系中存在更多協(xié)同關系(負/正連接數(shù)比,L=0.02)。
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中國微生物菌種查詢網提供微生物菌種保藏、測序、購買等服務,是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的服務平臺,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種、菌種,ATCC菌種、細胞、培養(yǎng)基為一體的大型微生物查詢類網站,自設設備及技術的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歡迎廣大客戶來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