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腸道內(nèi)居住著一種可以減肥的細菌
中國微生物菌種查詢網(wǎng) 來源:生物探索 / 2016-12-05 07:39:27
近日,來自魯汶大學、瓦赫寧根大學、赫爾辛基大學的聯(lián)合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腸道細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對超重和糖尿病動物的腸道提供持久的益處。實驗發(fā)現(xiàn),即使在巴氏滅菌后,該細菌對腸屏障的強化作用仍然存在。這項研究結果不僅為治療糖尿病和肥胖的治療鋪平道路,同時也為心血管疾病和胃腸炎提示新方向。
巴氏消毒的A.muciniphila治療效果更強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A.muciniphila的活性形式可以減輕肥胖和糖尿病。即使巴氏滅菌后(以高于70℃的溫度加熱),A.muciniphila仍然能夠阻止小鼠疾病的進展。進行巴氏殺菌目的是使細菌失活,但并不消滅細菌或破壞其特性。在失活狀態(tài)下,A.muciniphila還能夠繼續(xù)有效地對抗疾病,這一結果令研究人員十分驚喜。更令人驚訝的是,巴氏滅菌后這些細菌更加活躍,不僅減輕肥胖和糖尿病,改善血脂異常,還防止這些疾病最初的發(fā)展。
該研究小組此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A.muciniphila在控制肥胖和代謝疾病(如II型糖尿?。┲衅鹬匾饔?。對于健康的哺乳動物腸道來說,A.muciniphila占腸道菌的3–5%。但在患有肥胖癥或二型糖尿病的人類和小鼠中,這種細菌在腸道內(nèi)的水平要低得多。給肥胖小鼠喂以A.muciniphila,在不改變其飲食的情況下,它們體重明顯減少,而且其體內(nèi)II型糖尿病的主要癥狀——胰島素抗體水平也降低了。但在當時,研究人員并不清楚A.muciniphila保護效應的具體機制。并且,由于A.muciniphila對氧的敏感性及其生長培養(yǎng)基中的動物源性成分都限制了它在人類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細菌外膜中的蛋白質是產(chǎn)生療效的關鍵
這次新研究發(fā)現(xiàn),巴氏滅菌的A.muciniphila細菌的出人意料的效應是由于細菌外膜中的蛋白質。該蛋白質——Amuc_1100可以與Toll樣受體2相互作用,在加熱后保仍持功能。巴氏殺菌使細菌整體失活,但對于功能性膜蛋白沒有影響,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蛋白質增強了腸道屏障,在小鼠實驗中產(chǎn)生了治療效果。分離該蛋白質可以用來開發(fā)濃縮形式的藥物,用于治療應激、酒精中毒、肝臟疾病和癌癥等因素導致的腸炎。
研究結果還證實,在合成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的A.muciniphila,活菌或者經(jīng)巴氏消毒后使用對于人類來說都是安全的。研究人員已經(jīng)將他們的研究成果申請了多項專利。此外,一家分公司癥正開發(fā)擴大生產(chǎn)A.muciniphila細菌及其蛋白質。
上一篇:電子顯微鏡拍出細胞彩照!
下一篇:第一次發(fā)現(xiàn)腸道微生物影響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