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科學家將端??s短與細胞衰老、疾病發(fā)生聯(lián)系在一起,一場旨在延長端粒長度的抗衰老、維護健康的戰(zhàn)役就此打響。但是,Salk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卻表示,過猶不及!他們最新發(fā)現(xiàn),只有端粒長度剛剛好(不過度縮短不過度延長)才最有利于維持干細胞自我更新能力。
之前我們認為端??s短過度會對細胞造成傷害。現(xiàn)在出乎意料的是,端粒過度延長,同樣也會損害細胞。Salk研究所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實驗室教授JanKarlseder表示:“端粒的最佳長度介于兩個極端之間?!?
端粒是在每個染色體末端的DNA重復延伸,其長度可以通過一種叫做端粒酶的酶而得以增加。我們的細胞機器,可導致細胞在每次復制它們的DNA和分裂時,端粒一點點的被截短。端粒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短,染色體本身也容易受到損傷。最終細胞死亡。唯一的例外是干細胞,其利用端粒酶來重建它們的端粒,使它們保持分裂并分化為幾乎任何類型細胞的能力,稱為多能性。這些特性使得干細胞成為再生療法的有前途的工具,來對抗與年齡有關的細胞損傷和疾病。
“生命時鐘”端粒:維持干細胞自我更新
端粒是位于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zhì)復合體。作為染色體的“帽子”,它負責維持染色體的完整性、調(diào)控細胞分裂周期,素有“生命時鐘”之稱,其長度與壽命、疾病息息相關。
端粒DNA由簡單的DNA高度重復序列組成,由端粒酶催化其延長。DNA分子每次分裂復制,端粒就縮短一點,一旦端粒消耗殆盡,細胞將會立即激活凋亡機制走向死亡。所以端粒其長度反映細胞復制史及復制潛能。
唯一例外的是干細胞。干細胞利用端粒酶重塑端粒,從而維持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的能力。這一特質(zhì)促使干細胞成為再生醫(yī)學、細胞治療的研究熱點,被廣泛應用于治療疾病和抗衰老研究中。
端粒長度剛剛好,才最好!
當端粒酶活性減弱,端粒長度縮短,最終導致細胞死亡。相反,當端粒酶水平上調(diào),端粒長度會延長。但是,這種過度延長會增加染色體的不穩(wěn)定性,同樣造成細胞損傷。
他們發(fā)現(xiàn),端粒延長會激活XRCC3和Nbs1蛋白質(zhì),啟動端粒修剪機制。當胚胎干細胞中XRCC3和Nbs1兩種蛋白的表達量下降后,會阻止端??s短。同時,他們以以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Cs)為樣本,發(fā)現(xiàn)這類細胞攜帶端??s短的標志物,它可以作為評估細胞重編程成功率的指標。
Karlseder強調(diào):“人為延長端粒長度會導致端粒的脆弱性,從而引發(fā)癌變。這一最新成果顯然與‘延長端粒長度有助于改善機體健康、延長壽命’觀點相悖?!边@意味著,端粒長度由端粒延長(由端粒酶負責)和端??s短(由一對蛋白質(zhì)XRCC3和Nbs1調(diào)控)兩種機制權衡。
接下來,該研究小組觀察了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s),它們是重編程回到干細胞狀態(tài)的分化細胞(如皮膚細胞)。iPSCs——因為可通過遺傳學手段與捐贈者匹配,并且容易獲得,因此成為干細胞療法常見和重要的工具。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iPSCs含有端粒修剪的標記,從而使它們的存在成為“一個細胞被成功地重編程”的一個有用衡量。
Rivera說:“干細胞重編程是一個重大的科學突破,但方法仍在完善中。了解端粒長度是如何被調(diào)節(jié)的,是實現(xiàn)干細胞治療和再生醫(yī)學前景的重要一步?!?